乙肝具有家庭聚集现象,一般表现为母亲与孩子、兄弟姐妹同时存在乙肝病毒感染。因此很多乙肝病人误以为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甚至不敢结婚生育。那么乙肝到底是不是遗传病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遗传病。
什么是遗传病
遗传病是由基因(DNA)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疾病。是指父母从DNA水平上直接导致遗传缺陷相关的疾病。人的基因有数亿个碱基对,如果在复制时发生了错误,就可能导致人体某些功能不正常,从而导致疾病,这种遗传性的疾病是完全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的。而传染病则是一个本来健康的人(或是胎儿),被有传染性的病原体感染所导致的疾病。
原来如此
在了解了遗传和传染的概念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乙肝是传染病还是遗传病?显然,乙肝不是因为人体DNA出了错误,而是因为感染了乙肝病毒所致。有人或许会有疑问:如果母亲是乙肝病人,孩子也是,甚至一家三代都是乙肝病人,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这种现象并非遗传所致,而是乙肝病毒通过母婴传播所导致的。母婴传播实际上也是血液和体液的传播,只不过传播途径不同。
我们都知道新生儿在产程中会接触大量母血,这是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也是母婴传播主要的途径。还有一点也不容忽视,那就是母亲在怀孕时,子宫面的血管有破损时,如胎盘剥离等等情况,母血渗漏至胎儿血循环也有可能发生宫内感染,虽然其发生概率小于5%。
不论哪种原因的母婴传播其本质是母亲通过体内途径将乙肝病毒传染给了下一代。这也就更加有力地证明了乙肝是传染病而不是遗传病。是可以通过注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来阻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