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胆红素——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胆红素(Bilirubin)是血液中红血球的血红素代谢后的废弃物。主要由血红蛋白转化而来,一克血红蛋白能生成34mg胆红素。 正常人每日生成胆红素250~350mg,其中80%~85%来自血液循环中衰老的红细胞,其余15%~20%来自骨髓和肝脏,称为旁路胆红素。当红血球衰老(红血球生命周期120天)时,会经过脾脏加以破坏处理而产生胆红素,胆红素会透够肝脏作用并由胆管被排至十二指肠中,后大部分随着粪便而排出体外。 胆红素对身体而言是废弃物,但若是血清中胆红素过高时,却透露出肝脏病变或胆管阻塞等异常讯息,血清胆红素的数值的高低代表着异常的严重程度。 血清采集: 采静脉血2ml,不抗凝,分离血清进行测定(防止溶血)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即结合胆红素,是经过肝脏处理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水溶性的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即非结合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游离出的未被肝脏处理的非水溶性的胆红素。 意义: 一)判断黄疸程度: 二)判断黄疸的类型: 【正常参考值】 总胆红素5.1~19.0μmol/L 直接胆红素1.7~6.8μmol/L 血清间接胆红素3.4~12μmol/L 【异常结果分析】 1.总胆红素增高,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也增高,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如急性黄疸型肝炎、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等。 2.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如胆道结石、胆道梗阻、肝癌、胰头癌等。 3.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溶血性黄疸如血型不合的输血、溶血性贫血、恶性疟疾等。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