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不能进行肝移植?肝移植属于一种比较大的手术,风险很大,因此,临床上肝癌病人做肝移植手术时要注意很多方面,以保证手术的最终疗效,那么什么情况下不能进行肝移植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什么情况下不能进行肝移植?
1、肝外转移:如果肝癌转移到了肝脏以外的其他组织,也应被视为绝对禁忌证,已无法再用肝移植进行治疗。
2、血管和淋巴结的侵犯:当出现血管和淋巴结侵犯时,肝移植预后很差,所以,多数移植外科医生认为血管和淋巴结侵犯是肝移植的绝对禁忌证,是不能接受肝移植治疗的。
3、肿瘤的多发病灶:一般来说,具有多发性病灶的肝癌患者移植后的疗效欠佳,但人们又发现,如果肿瘤的直径较小和数目较少,则不是肝移植的禁忌证。一般认为,如果病灶数为2个或3个,而且每个病灶的直径都不大于3厘米,肝移植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如果不符合这一标准,肝移植的效果通常较差。
4、肿瘤的直径:肿瘤的直径大小明显影响肝移植术后长期存活率,一般来说,肿瘤越小,移植疗效越好。关于肝癌宜径超过多少是肝移植的禁忌证,目前尚无一致的标准,但是,结合肝癌发生和发展的自然过程,多数移植中心限定单发肿瘤直径不超过5厘米作为选择肝移植的上限。
此外,专家指出,肝癌患者选择肝移植术,要综合考虑肿瘤的直径、病灶的数目以及肝硬化的程度。
以上为“什么情况下不能进行肝移植?”的简单介绍,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如需了解更多肝病相关问题,可拨打肝病专家健康热线:400-8769-120,我们将悉心为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