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胎蛋白高见于哪些疾病?甲胎蛋白检测,虽也是临床常见检测项目,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却远不及肝功、乙肝两对半、血常规,不清楚哪些疾病可引起甲胎蛋白升高,为使大家提高认识,下面介绍一下引起甲胎蛋白高的常见病种:
一、慢性肝病活动期:
甲胎蛋白测定值可高出正常值范围,但一般升高幅度不大,在50微克-300微克/升之间,且持续时间也较短。
二、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测量值大于500微克/升、且持续4周者,或甲胎蛋白在200~500微克/升、持续8周者,在排除其它引起甲胎蛋白增高的因素如急、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胚胎瘤、消化道癌症后,需再结合定位检查,如B超、CT、磁共振和肝血管造影等即可作出诊断。
三、肝硬化:
甲胎蛋白的合成可反映肝细胞损害和病变活动的程度,大多数低于300ug/L-400ug/L,如果持续大于400ug/L-500ug/L,则要考虑癌变的可能。
四、生殖系统胚胎癌:
甲胎蛋白升高发生率高达50%。
五、新生儿、妊娠期妇女:
胎儿的肝细胞尚未发育(分化)完全,分泌的甲胎蛋白量很大,较易出现afp升高现象,故胎儿时期、妇女怀孕期间也可出现afp升高现象,但一般在孕期甲胎蛋白达到峰值时在400ug/L以下为正常,超过800ug/L时预示胎儿可能处于危险情况。
甲胎蛋白高见于哪些疾病?愿上述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如需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点击浮动图标,免费与专业医生进行一对一交流,我们将悉心为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