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胎蛋白怎么诊断肝癌?甲胎蛋白检测结果,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指导性意义,大家及时了解“如何应用甲胎蛋白诊断肝癌”,对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均是极为有益的,那如何应用甲胎蛋白诊断肝癌呢?
对此,专家表示: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正常值范围应≤25μg/L,如甲胎蛋白含量检测大于500微克/升、且持续4周者;
或甲胎蛋白测定值持续200~500微克/升、持续8周者,在排除其它引起甲胎蛋白增高的因素(如急、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胚胎瘤、消化道癌症)后,再结合定位检查,如B超、CT、磁共振和肝血管造影等即可作出诊断。
注:甲胎蛋白(AFP)为临床肝细胞癌诊断中好的肿瘤标记,我国肝癌患者60%-70%AFP高于正常值;令可有15%-2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是阴性的,应结合临床慎重诊断。
甲胎蛋白怎么诊断肝癌?友情提示:AFP虽是肝细胞癌诊断中好的肿瘤标记,但这并不意味着AFP异常均是原发性肝癌引起的,除肝癌外,患有急、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胚胎瘤,消化道癌症及某些正常人群亦可见到,临床需注意鉴别,如需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点击浮动图标,免费与专业医生进行一对一交流,我们将悉心为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