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胎蛋白阳性怎么办?甲胎蛋白(AFP)是一种血清糖蛋白,正常情况下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属临床常规检查项目之一,但由于它并不像肝功能、乙肝两对半那样较常见,故很多人都不清楚检查AFP有何意义,出现阳性的情况应怎样处理,为使大家提高认识,下面做下具体介绍:
一、临床检测发现甲胎蛋白出现阳性反应后,首先应及时查明其原因或诱因:
甲胎蛋白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肝细胞癌中AFP阳性检出率为70%~90%,检测值>500微克/升、且持续4周者,或AFP在200~500微克/升、持续8周者,在排除其它引起AFP增高的因素如急、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胚胎瘤、消化道癌症后,结合B超、CT、磁共振和肝血管造影等定位检查即可诊断肝癌。
但需注意:甲胎蛋白阳性未必都是肝癌,除肝癌外,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恢复期,肝硬化,生殖细胞肿瘤,卵巢胚胎性肿瘤(如精原细胞瘤、恶性畸胎瘤、卵巢癌等),以及孕妇、新生儿都有可能出现甲胎蛋白阳性的情况,大家需特别注意。
二、查明原因或诱因后,及早给予重视、针对性治疗:
特别是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如果经药物治疗,转氨酶恢复正常后,AFP不但不开始下降反而继续明显升高,并持续时间较长时,则需考虑原发性肝癌的可能,需做进一步全面检查,定期复查甲胎蛋白,对其进行动态观察分析,以便及早确诊。
甲胎蛋白阳性怎么办?愿上述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如需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点击浮动图标,进行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