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阴性就一定不是肝癌了吗?甲胎蛋白(AFP)检测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标志物,很多肝癌患者早期就可以出现甲胎蛋白阳性的情况,因此甲胎蛋白成为临床早期诊断肝癌的辅助诊断指标。是不是甲胎蛋白阴性就不是肝癌呢?并非如此,临床发现,甲胎蛋白阴性也可能得肝癌。
为什么甲胎蛋白阴性也可能得肝癌呢?肝病专家解释说,甲胎蛋白虽然是肝癌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但也有部分肝癌细胞不分泌甲胎蛋白,临床观察约有30%一40%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在正常范围。这是什么原因呢?专家指出,从近来对原发性肝癌的生物学行为研究可以发现,由于不同群体的肝癌细胞遗传基因活化程度不同,因而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学特性。换句话说,如果控制甲胎蛋白表达的基因活化程度高,分泌的甲胎蛋白就多,血清中甲胎蛋白的浓度就高。如果表达甲胎蛋白的基因失活,肝癌细胞就不产生甲胎蛋白,血清中就不能检测到甲胎蛋白。
近年大量的临床统计可以证实甲胎蛋白阴性也可能是肝癌这一事实。数据显示,有一部分肝硬化病人会长期出现甲胎蛋白阳性,甚至甲胎蛋白检测值达到几千,但多年都没有肝癌的迹象,另外约20%的晚期肝癌病人,直至病故前,甲胎蛋白仍不超过10。因此,甲胎蛋白只能做为肝癌的辅助诊断,尤其是对早期肝癌的发现意义重大。甲胎蛋白阳性就有肝癌的可能,但甲胎蛋白阴性也不能就说没有肝癌,必须结合B超、CT、核磁共振等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如果这些人B超检查在肝脏发现有符合肝癌特征的实质性占位,如实质性的低回声或实质性的不均质的回声,有丰富的动脉血流,特别是近期新发现的,或病灶在短期内有明显增大的,即使甲胎蛋白定性阴性的,也要高度警惕肝癌的可能性。
肝病专家提醒大家,甲胎蛋白阴性也可能得肝癌,但其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有很高的价值。对于中老年乙肝、肝硬化朋友,除定期检查甲胎蛋白外还需要做B超等检查,以免造成漏诊耽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