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因其死亡率极高,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占到第三位。因此,日常生活中大家应积极预防肝癌的发生,慢性肝病等高危人群更应做好预防工作。那么,怀疑得了肝癌应做哪些检查呢?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1、B超检查
B超检查因其操作容易,费用较低且对大多数肝脏占位性病变检出率较高而成为诊断早期肝癌最常用的检查。但对于<1cm的肝癌结节,B超的检出率较低,因此,早期肝癌结节小于1cm时,需要结合其他相关检查才能确诊。
2、CT检查
CT最能反映出病灶大小、形态、部位、数目及有无病灶内出血坏死等肝脏病理形态表现。从病灶边缘情况可了解其浸润性,从门脉血管的癌栓和受侵犯情况可了解其侵犯性。因此,CT被认为是补充超声显像估计病变范围的首选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3、磁共振成像(MRI)
核磁共振的扫描时间快且分辨率高,对于肝脏的一些小病灶也能作为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
4、早期原发性肝癌血管造影
当由于B超、CT、MRI检查不能发现2公分以下的小肝癌或结果比较模糊不能诊断时,可行原发性肝癌血管造影。
5、甲胎蛋白检查
当B超和/或CT等成像检查怀疑是早期肝癌时,常建议做甲胎蛋白检查以辅助诊断。但并不是所有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都高,一部分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并不高。因此,甲胎蛋白不高的患者也不能完全排除肝癌的可能。
6、肝组织活检或细胞学检查
实施超声或CT导引下活检或细针穿刺行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是确诊2cm直径以下小肝癌的有效方法。经皮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有效确定肝脏肿瘤的性质,且对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准确性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