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定义和传播方式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定义和传播方式,门诊上被诊断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人很多,但又有多少对其了解的呢?什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其又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可以说大家仅是一个朦胧的概念,对其具体的认识很浅,就此听听肝病专家对此的介绍吧。
一、先了解下什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专家指出: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HBV),没有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等各项检查正常,1 年内连续随访3 次以上,血清ALT 和AST 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简单说就是感染了乙肝,但没有肝脏炎症。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血清HBsAg阳性,1年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均在正常范围,e抗原HBeAg阳性或阴性,HBV DNA阳性。一部分人病情并不稳定,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因此,对于这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应注意定期做肝组织学检查。
二、那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播方式又有哪些呢?
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方式与乙肝传播方式相同,主要都是通过血液传染、母婴传染、父婴传染、医疗器械传染、性接触等途径传染,日常工作生活中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几率非常小,基本等同于健康人,所以只要平时注意个人卫生,一般是不会被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的。乙肝病毒的感染高危人群比如那些经常跟乙肝病毒携带者生活在一起的,虽然说传染的几率不高,但是还是注射乙肝疫苗比较保险。以及医务人员,医生,尤其是外科,骨科,妇产科等科的医生。护士以及医院工作的保洁员,护工。或者是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这些人经常跟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触,所以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应该注射乙肝疫苗。
如果您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定义和传播方式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点击在线了解更多专家或者拨打电话400-8769-120,河北中医肝病医院的专家将在线与您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