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医肝病医院
  • >>热点栏目:
  • ·乙肝
  • ·肝硬化
  • ·脂肪肝
  • ·肝癌
  • ·转阴病例
  • ·早期肝硬化
  • ·乙肝大三阳
  • ·乙肝小三阳
  •   您现在的位置: 河北中医肝病医院_0311-88786666 >> 肝病常识 >> 乙肝 >> 正文

    乙肝病毒父婴传播途径的研究



        前段时间有网友问了几个关于乙肝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问题。关于乙肝病毒的垂直传播,绝大多数专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母婴传播上,对父婴传播关注的很少。

        因此,我不敢说能给出可信的答案。近几天查找了一下文献,相关研究并不太多,而且多来自中国人所做的研究(不足为奇,因为中国是乙肝头号大国)。其中有一篇综述写的比较全面和客观,并不象网上炒的那样,仿佛父婴传播比母婴传播还要严重。由于我这方面的知识也有限,我就把原文转载过来,并稍做解释,以便大家对一些术语的理解。

        总的结论是父婴垂直传播是肯定存在的,但其规律如何,感染率有多高,还没有更可靠的研究数据。随着对父婴传播问题的关注,相信会有更加准确可靠的数据发表,请关心该问题的网友们拭目以待。

        网上曾有报道父婴感染率远高于母婴感染率,达80%以上,这则报道我也看到了,但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从何而来,也没找到相关的文献,所以,请大家暂时打个问号,有待核实。

        下面就转载广州南方医院妇产科苏桂栋等人写的关于父婴垂直传播的综述性文章。

    乙型肝炎病毒父婴传播途径的研究近况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 年9 月第19 卷第9期
    作者:苏桂栋,苏建新,王 军

        父婴传播是垂直传播的方式之一。

        HBV 男性感染者既可通过生殖细胞(即精子)将病毒垂直传播给子代,也可经接触感染其配偶并继而由配偶再垂直传给子代,本文所述父-婴传播指前者,即男性感染者通过生殖细胞把病毒垂直传给子代。

        我国HBV携带率很高,而垂直传播在HBV代-代相传的恶性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父婴传播被母婴传播与家庭内部接触传播所掩盖,未受到足够重视。

        早在1977年,Blumberg曾根据家系调查结果推测HBV DNA可能整合入宿主生殖细胞基因(整合就是说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DNA嵌入精子细胞的染色体DNA内),然后在子代中传递。

        1985 年Hadchouel 等从急性肝炎患者精液中检出HBV DNA , 而Berry发现HBV 可以通过人工授精传播,这些研究为HBV 父婴传播的可能性提供了依据,但由于HBV 至今不能在体外进行分离和培养,又难找到易感动物,故该传播途径一直未能确定。

        国内学者对HBV 父-婴传播也日渐关注。1992 年徐小元等对27例乙肝患者的精子进行了Southern吸印杂交检测(一种检测DNA的方法),发现6 例HBV DNA 阳性(整合型3 份,游离型3份) ,其中3例阳性父亲共4 名子女中有3 例HBV 感染指标阳性,且其配偶感染指标均阴性(说明不是女方传染的)。但这些还不足以证明子代的感染是通过父子间生殖传播而致,通过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的可能性也很大。

        赵连三等对筛检出的HBV 阳性精子细胞进行了HBV DNA 存在形式和细胞内定位研究,也发现同时存在整合型和游离型(相对整合而言,游离型是指HBV DNA存在于精子细胞内,但没有嵌入精子的染色体,而是游离存在于精子细胞内),并检出1 例精子HBV DNA 阳性患者其配偶HBV 指标阴性而其胎儿发生HBV 感染,由此认为可能存在父儿垂直传播途径。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的发展,对HBV 父-婴传播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王珊珊、彭桂福等结合HBV 血清学标志和PCR 检测方法筛检终止妊娠的孕妇及其配偶,筛选了6对其配偶无任何HBV 标志的男性携带者及子宫内受染胎儿,并选择无任何HBV 标志的夫妇及胎儿为对照,对特异性较高的HBV DNA 的S基因区与C基因区进行检测,对S 基因第451 -660位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6对父儿的核苷酸同源性(同源性,指父亲与儿子的HBV DNA的核苷酸顺序有多少相同,100%同源就是指顺序相同,说明儿子感染的HBV DNA来源于父亲)均在98 %~100 %, 其中4 对序列一致,而且有1对父儿的HBV 基因均在相同位点发生变异而与原型有差异,充分证明了父儿间病毒的分子水平特征相同。而对C 基因第2022 -2321 位核苷酸分析发现,父儿间核苷酸同源性为100 %, 不同对之间核苷酸有差异,也说明了父儿间HBV在分子水平特征的一致性,从大程度上排除了母儿传播的可能性,初步确定了出生前期HBV 的父-婴传播。

        HBV父-婴传播虽已基本确定,但有关父-婴传播的规律和特点还不十分清楚。如检测发现有些感染者精子HBV DNA呈阴性 ,可能是由于精子携带HBV不是持续的而是间歇的,其它因素的影响也可能会导致父亲精子HBV DNA 阴性的结果,关于精子中HBV 出现的规律和特点还有待研究。

        而其他相关方面的研究也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如精子中HBV DNA整合、游离状态在垂直传播中的意义,精子中HBV DNA 存在与肝细胞中HBV DNA 存在状态是否相关等。此外,目前也缺少对父亲阳性、母亲阴性家庭中子代出生前期到出生后HBV 感染或携带状况的追踪研究与随访。

        人类出生前期的免疫系统还未发育完善,可能有一部分胎儿感染后处于一种“潜隐状态”而不出现抗体,有关方面的研究还需借助胎儿肝脏等标本的免疫学检测;出生后随着免疫功能的完善,受染子代的转归如何,部分受染子代是否可以将“潜隐状态”的病原体清除而不会形成持续携带等问题也是乙肝预防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父-婴传播途径的确定对于如何更加有效全面地防治乙型肝炎、减轻HBV家庭聚集性和减少未来HBV 携带者人群数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胡昭烈等研究发现婚前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控制夫妇间传播及母婴传播,这对预防HBV 的父-婴传播可能会有参考意义。上述有关方面的深入研究必将为未来HBV 的防治、HBV 疫苗的发展等提供广阔的前景。

    以上就是关于父婴传播的一篇综述转载,本人也有很多疑问,有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新推荐

    热点排行

    • 国家重点肝病医院展播
         河北中医肝病医院是国家十五重点肝病专科医院,院长耿兰书是卫生部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三套治肝疗法和35种治肝方药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河北中医肝病医院  地址:中国·石家庄市新元高速公路正定出口处
    咨询电话:0311-88786666 备案序号:冀ICP备05003109号
    http://www.gengls.org 制作:信息中心
    手机用户编辑短信“肝病”到916088或50120即时获取我院新肝病信息(每条0.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