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优势
近年来我国肝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如果能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则可明显降低肝癌的发生率,中医药在肝癌的防治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优势:
大限度地保护肝功能
大部分肝癌病人均死于肝功能衰竭或因肝功能异常导致门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中药治疗是在辨证的基础上大限度地恢复保护肝脏,重点不着眼于瘤体而在于症状的改善。症状好转,瘤体自然稳定或缩小。
很大程度上地减少并发症
大部分肝癌病人脾功能亢进是肝癌病人严重的并发症,它可引起造血机制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加上门脉高压,致使胃底静脉高度曲张,极易引起消化道大出血。肝功异常还会出现蛋白合成不足,出现低蛋白,引起大量腹水。
肿瘤压迫还会出现胆汁排泄障碍,引起黄疸等。利用中药的健脾理气、消导、软坚散结等特点进行治疗均能达到使AFP下降、肝功能正常,增加吞噬细胞、T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的疗效,促进病人饮食量的增加,消除腹水、祛除黄疸,控制瘤体的继续生长。
大范围地提高病人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
由于肝癌患者发现时多为晚期,并发症已较多,中医药治疗肝癌不仅有广泛的适应症,而且中药治疗肝癌合并严重肝硬化,或高龄衰弱的肝癌病人效果尤为突出。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中药治疗肿瘤多取扶正培本、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的原则。但在治疗肝癌时多主张扶正祛邪、疏肝理气、健脾化湿。尤其是现阶段,肝癌发现多为晚期,肝癌手术的切除率不高,手术后的却很高,且肝癌对放射治疗亦相对不甚敏感。另外,肝癌多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肝硬化的存在明显制约了肝癌的治疗。可见,肝癌较其他实体瘤更多的依赖中药治疗。
通过中医治疗的病人一般不疼痛、腹水消失、肝功能降至正常、黄疸消退,达到“带瘤生存”目的。原本生存在3~6个月的病人能延至1~3年,甚至更长,而且病人能自理,能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强调防治并重
中医从来就讲究“不治已病治未病”,对于肝癌来讲,这也包括了防止手术后复发的问题。在肿瘤术后的很长时间内,患者均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中医对于亚健康状态的纠正思路广,方法多,优势明显。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研究转向预防肿瘤术后复发,强调防治并重。
-
没有相关文章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官方微信(hbgby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