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2012/4/5 17:07:25 点击数: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药物性肝损如何诊断?随着药物滥用现象的普及化,得药物性肝炎的的人群可谓是逐年升高,但在症状表现上,没有典型性,并且“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和病变程度可有较大区别,就此对药物肝的诊断做下介绍。
肝脏,可谓是药物浓集、转化、代谢的主要器官,尤其是口服药物由胃肠吸收后即进入肝脏,在肝内的浓度较血液及其他器官中高。当药物的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就会对肝脏造成伤害。由于药物及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或机体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对肝脏造成损害,引起肝组织发炎,即为药物性肝损害。
临床上,药物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一、检查上:
①.周围血象嗜酸粒细胞大于6%;
②.有肝内胆汁淤积的表现和/或肝实质细胞损害的病理改变;
③.各种病毒标志物检测阴性;
二、症状表现上:
①.使用某种伤肝药物后的1~4周(少数患者的潜伏期可以更长)出现肝损伤的表现;
②.除有肝炎的一般表现外,首发症状可有发热、皮疹、皮肤瘙痒等;
药物性肝损类似于慢性肝炎,药物可引起肝细胞损害,可导致急性肝衰竭、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生化异常、胆汁淤积性肝炎、脂肪肝、脂质过氧化、肉芽肿、血管损伤等,因此应引起重视,在用药上应针对、有效、从简。
专家推荐: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官方微信(hbgbyy)。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