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病毒现对实际非常重要,但是及时在好的时机下抗病毒也无法避免病毒耐药的发生。乙肝抗病毒出现耐药,这不但让乙肝专家头痛,还让乙肝患者痛苦不已。乙肝抗病毒耐药后是换药呢?还是联合用药治疗?选对抗病毒时机还要会抗病毒,否则仍然无法获得好的抗病毒效果。
很多乙肝患者在某一个核苷(酸)类药物发生耐药后,又改用其他的同类药物来尝试,最后再次出现了耐药。事实上,这种做法很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种苷(酸)类耐药的变异株,也就是同时对多种药物耐药。这将对乙肝治疗在炫耀上带来很大的困扰。
尤其是有些情况更让人无法接受。比如有的患者本来并没有发生耐药,但是由于听到其他广告或专家说的药物似乎疗效更好,于是就私自换用别的药物。临床实践证明,自行换药多数不但不会提高疗效,而且还会加速耐药的发生,还可能引起病情恶化等严重后果。
为了规范乙肝抗病毒治疗,减少病毒耐药的发生,2010年出台的《乙肝病毒防治指南》中强调,以不同人群治疗前的病毒水平进行分类,定期监测,根据应答情况决定是否调整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专家介绍,以拉米夫定为例,选择病毒水平低的患者,开始拉米夫定治疗。如果24周乙肝病毒在10的三次方以上,应及时换药或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可有效预防耐药,提高疗效。专家强调,优化治疗就是选对正确的时机正确的使用正确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