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医肝病医院
  • >>热点栏目:
  • ·乙肝
  • ·肝硬化
  • ·脂肪肝
  • ·肝癌
  • ·转阴病例
  • ·早期肝硬化
  • ·乙肝大三阳
  • ·乙肝小三阳
  •   您现在的位置: 河北中医肝病医院_0311-88786666 >> 肝病常识 >> 肝硬化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好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属中医“臌胀”范畴,是肝硬化的晚期表现,其发病因素除公认的引起早期腹水的主要原因如钠水潴留、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以及淋巴液漏出过多外,多种并发症如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严格限制钠及利尿剂导致的低钠血症、肝肾综合征、内毒素血症等诱发或加重了本病的产生与发展。此时仅用大量西药利尿剂往往无效。

        中医认为本病的形成是在肝硬化气虚血瘀基础上,导致肝脾肾功能彼此失调,造成气血水不通,水湿停于胸腹所致,病机复杂,因此诊治应有异于一般肝硬化腹水,同时,大量利尿剂逐水又会伤阴、损及脾肾,常常诱发消化道大出血,电解质紊乱,导致肾衰,往往加重病情。

        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院内制剂进行治疗:

        肝复康胶囊气血双补,养肝益肾,以提高白蛋白、调整蛋白比值、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为主,并能促进肝细胞再生以改善肝功能;

        消臌软坚丸健脾利湿、舒肝理气、行气利水、软坚散结,以阻逆肝纤维化、缓解门脉高压、利尿为主,并能有效调整蛋白比值、改善肝功能、软肝缩脾。

        治腹水汤药,则主要根据肝硬化腹水后期的主要证型:湿热内蕴型及肝肾阴虚型而设,通过辨证施治,重在利尿,增强对顽固性腹水的功效,部分患者胃肠胀气偏重,口服健脾消胀汤,健脾利湿、舒肝理气,以理气为主结合利水缓解腹胀。

        对早期的稀释性低钠血症应予限水,酌情给予渗透性利尿剂(如甘露醇)排出多余水分,而对真性缺钠性低钠血症不仅需饮食给钠,严重时还需静脉补钠。肝硬化患者积极处理低钠血症对防治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有益。

        中药保留灌肠法则主要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医认为肝病晚期并发肾功能不全,多是正气本虚,浊毒瘀热阻滞、气化失司所致,在加强支持治疗、配合肝复康胶囊等扶助正气的基础上,通过中药高位保留灌肠,降低尿素氮、肌酐,保护肾功能,又有退黄降酶及利尿之功能。其疗效机制,除透析、导泄作用外,还与消炎抑菌、解除肾小管痉挛、改善微循环、清除内毒素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有关。

        复方大承气汤加减治疗主要用于胸腹腔感染及高烧不退、用抗生素疗效不佳的患者,与抗生素联合用药,能有效退热而缓解病情,中医认为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感染,多是由于脏腑气机郁滞,升降失司,郁结化热而致里热实证,进而热、毒、瘀、湿结聚不散而成热毒炽盛、气血逆乱。本方清热解毒、通腑攻下为主,具有明显的抑菌消炎、清除内毒素、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抗感染能力等作用。

        退黄降氨汤“方一、方二”,采用低位灌汤法治疗高黄疸肝昏迷或低黄疸肝昏迷,退黄降氨汤清热、解毒、化痰开结、醒神开窍,消除大肠内毒素,有明显的退黄疸降血氨作用。在配合输精氨酸、雅博司等西药,明显提高了对肝昏迷患者的治愈率,减少了病死率。

        出院后的随访证实中西医结合三联法,还可以明显降低肝硬化腹水的,远期疗效理想,这对改善肝硬化病人的预后尤为关键。

        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的三联法:即运用院内制剂,采用“中成药复方疗法”扶正祛邪为基础的整体治疗,结合汤药通过口服及高位保留灌肠或低位保留灌肠法辨证施治,增强疗效。中成药和汤药的联合运用能有力地阻逆肝纤维化、缓解门脉高压,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提高血浆白蛋白、增强机体免疫力,抑菌抗炎、改善肾功能、消除内毒素血症等,再结合西医利尿剂,白蛋白、血浆,扩容,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止血、防治肝性脑病等对症处理,能有效地消除胸水、腹水,显著提高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

    附典型病历(一):

     

     

     

    治疗前后对比

    新推荐

    热点排行

    • 国家重点肝病医院展播
         河北中医肝病医院是国家十五重点肝病专科医院,院长耿兰书是卫生部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三套治肝疗法和35种治肝方药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河北中医肝病医院  地址:中国·石家庄市新元高速公路正定出口处
    咨询电话:0311-88786666 备案序号:冀ICP备05003109号
    http://www.gengls.org 制作:信息中心
    手机用户编辑短信“肝病”到916088或50120即时获取我院新肝病信息(每条0.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