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乙肝小处方
中医古代关于肝病的记载早见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有“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记述;东汉张仲景在他所著的《伤寒论》一书中指出“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汤”主之。直到今天茵陈汤仍是治疗肝病的有效良方。
中医所独有的治疗方法会给身体的康复带来更大的可能性,可改变乙肝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促进免疫系统清除病毒,促进疾病恢复。这是中医的优势,也是中医治疗急慢性乙型肝炎的出路。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中医治疗乙肝小处方:
1、增强巨噬细胞功能:白花蛇舌草、女贞子、金银花、鸡血藤、山豆根等。
2、增强B细胞功能、提高免疫球蛋白:菟丝子、黄精、锁阳、仙茅等。
3、增强T细胞功能: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灵芝、桑寄生等。
4、清除免疫复合物:生地、大黄、桃仁、红花、益母草、丹参、赤芍等、蚕砂、泽泻等。
5、活血化瘀、增强免疫功能:丹参、鸡血藤、桃仁、红花、郁金、葛根等。
6、抗乙肝病毒中药:贯众,半枝莲,公英,茵陈等。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因人而宜,如有气虚乏力者多食大枣,莲子,桂圆等;血虚头晕易用百合,芹菜,木耳等;阴虚口干便秘多吃核桃仁,首乌,蜜等。多食水果(桔子例外,因桔子易耗气上炎)。中医治疗乙肝还有一个辩病的思路在里面,肝炎患者或者转氨酶高,或者出现了黄疸,在辩证的基础上加一些有针对性的能够降酶的能够退黄疸的药物,比如常用的五味子、垂盆草、龙胆草、黄芪、蒲公英等等以及一些稀有药物,抗病毒保肝、退黄疸,对肝脏的整体炎症有一个抑制或者是减轻的作用,进一步防止肝纤维化、肝硬化。
以上就是有关中医治疗乙肝小处方的介绍,后,专家提醒:中医药的用法也会因人而异,不同症状的病人治疗的效果也会不一样,所以,患者应及时到正规肝病医院就诊,结合自身状况和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才是乙肝治疗的出路。
-
没有相关文章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官方微信(hbgby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