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北中医肝病医院 > 肝病常识 > 养生保健 > 正文

乙肝停药有三大误区

发布时间:2008/8/27 11:34:10 点击数: 文章来源:未知


    近年来在医生和老百姓中间,“乙肝需要抗病毒”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关于抗病毒的疗程以及停药的时机,患者在认识上还有很多误区。”

    误区一:抗病毒要终身服药

    不少病人认为,乙肝和高血压(专题 访谈 咨询)、糖尿病(专题 访谈 咨询)一样,需要终身服药。
  
    这种错误的观念多年来一直很有市场。这一方面影响了服药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一方面也让不少患者把抗病毒治疗视作“不归路”,在开始治疗时犹豫不决。有的人为此耽误了治疗的时机,有的人则就此沦为虚假广告的牺牲品。

    肝病专家指出,抗病毒治疗不等于终身服药。“根据新的《2008年亚太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专题 访谈 咨询)管理指南》(以下简称《亚太指南》),e抗原阳性病人治疗后,如果实现了所谓的‘双达标’,即血液中的HBVDNA检测不到,同时e抗原发生血清学转换(e抗原消失、e抗体产生),此后每半年复查一次,连续两次都达标,就可以考虑停药。”

    误区二:停药越早越好

    许多患者有决心和乙肝病毒打一场“持久战”。但对于这场战斗究竟要坚持多久,缺乏科学认识。有的人甚至希望,半年之内结束战斗。

    专家指出,抗病毒治疗要有耐心。“能够停药当然好,但前提是必须完成足够的疗程,达到预定的治疗目标。”据我国2005年《慢性乙肝防治指南》的要求,e抗原阳性病人抗病毒治疗必须坚持2年以上,而《亚太指南》则要求,实现“双达标”后至少治疗1年,并定期复查。至于e抗原阴性的病人,按照我国的指南和国际上大多数指南的建议,基本疗程应坚持两年半。

    误区三:希望能按时停药

    专家进一步强调,上述疗程只是针对理想状况。临床上确实有患者抱怨,为什么有的病友两年就治“好”了,而我却没有按时停药。事实上,不同的病人,病情各异,治疗的效果会不同,停药时间也不能一刀切。临床资料显示,转氨酶在正常值上限两倍以上、HBVDNA水平小于10的9次方的病人更容易实现停药标准,这类病人如果接受替比夫定治疗,2年时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机会可达47%,进而实现停药。

    “乙肝抗病毒绝不是一条坦途,但只要能选择正确的药物、科学的方案,并且坚持到底,就一定可以走上希望之路,终实现停药。患者朋友一定要有信心!同时患者好到专科医院,并请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治疗。”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官方微信(hbgbyy)。

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官方微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