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体检是一种隐性“乙肝歧视”
眼下正是应届毕业生找工签约高峰期,广州某高校一名硕士生对记者投诉称,为了找份自己满意的工作,他在短短3个月内应学校和用人单位要求竟4次体检抽血。他质疑为什么高校不能组织一次全面体检,让所有用人单位认可结果?但对于大学生提出的“一纸通行”的想法,高校、医疗、劳动部门均表示可操作性非常低,并不现实。(6月23日《信息时报》)
求职大学生重复抽血化验似乎已经成了见怪不怪的事,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们找的单位多,面试和体检也多,这就需要一次次接受“血的考验”。现实中,“血的教训”和高昂的体检成本令大学生们望而生畏,难道就业体检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吗?
其实,用人单位对求职大学生要求抽血体检,说到底是用人单位在打“乙肝歧视”的“擦边球”——用人单位自己组织体检之后,可以将乙肝病毒携带者轻而易举地淘汰掉而不需要解释真正理由,所以,用人单位对求职者要求抽血化验,显然存在隐性的“乙肝歧视”。
但国家有关规定明令禁止用人单位对就业者进行“乙肝歧视”,除非特殊行业或者特殊岗位确实有这方面的需要。既然如此,那就很有必要禁止用人单位对求职大学生进行抽血化验。
遗憾的是,在上则消息中,对于用人单位如此隐性的“乙肝歧视”,有关部门竟然一起失语。大学生求职处在事实上的弱势地位,不敢反对用人单位的“歧视”是正常的,但有关劳动保障部门不应该缺位,尤其不该以“可操作性非常低”的说辞来回避责任。
因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大学生该不该重复抽血体检,而是压根就不该由用人单位进行就业体检。作为劳动保障部门,有权力也有责任禁止就业体检这种隐性“乙肝歧视”的行为,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官方微信(hbgby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