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别把肝“撑着了”!
我们都知道病毒和酒精是引发肝炎的常见原因,你知道吗,其实,药物也是肝脏的“天敌”。药物进入人体后由肝脏代谢,用药不当就可能伤害肝脏,从而引起药物性肝炎。很多人认为西药才会伤肝,但对草药或补品却没有警惕性,认为多吃对身体无害。其实,中药、西药、草药、补药都是药,吃得不恰当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进补不当毁了肝
因为用人参、鹿茸等中药进补,40岁的王先生出现恶心、呕吐,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重症药物性肝炎。王先生自幼体弱多病,家人觉得他需要补补身子。于是,王先生买了滋补药材,包括人参、鹿茸等。每天用这些药材泡茶喝。过了几个月后,王先生突然出现乏力的症状,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肝功能已经受到严重损害,肝功能出现衰竭,被紧急收入医院救治。
温馨提示:参类等补品不适宜多吃。虽然人参能增加肝脏的代谢功能,但滋补不当,会导致内脏功能失调,反而会影响健康。此外,何首乌这一经典补益药也不宜多吃,何首乌含大黄酸、大黄素蒽醌衍生物,这些衍生物在机体代谢过程中,引起肝细胞脂质过氧化导致肝细胞坏死。这些有害物质还可以干扰肝细胞摄取血中胆汁分泌的功能或结构,并破坏细胞膜运载胆盐受体,使肝细胞正常结构和代谢功能发生异常。长时间服用何首乌后,有人会出现乏力、食欲下降、尿黄、恶心、厌油腻等症状,肝功能也会出现异常,如果氨基转移酶、血清胆红素等指标均明显升高,这就意味着患上了药物性肝炎。
乙肝保肝不成却损肝
6年前老李在单位体检出乙肝,之后非常注意自己的生活保健,女儿女婿为了孝顺他,给他买了一些保肝的药物,他吃了以后也没有感觉什么异常,就一直坚持用了下来,想着反正是保肝的,吃吃也不会有问题的。谁知道,好景不长,肝脏开始出现问题了……
温馨提示:通常来说,可以将 “保肝药” 细分为:保肝降黄、保肝降酶、保肝解毒等几类,每种肝病、每个乙肝患者都有各自不同的情况,在使用 “保肝药” 时首先要搞清患者自身的情况,对症下药。如慢性乙肝患者,处于发病阶段,转氨酶、黄疸中度升高,此时使用保肝降酶、降黄药物,比较对症;如果仅仅是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使用这些药物就不合适了。而对于部分强效降酶药物,在使用的时候更要注意,此类药物长期使用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而一旦停药,又可能引起肝功反弹。所以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逐渐减量停药,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
补铁不当反致肝脾肿大
2岁的豆豆从生下来起就有点脸色苍白,嘴唇不红润。半年前,豆豆患上肺炎在医院治疗时,医生发现豆豆患有地中海贫血,便开了不少补铁剂,让父母给孩子补铁。豆豆的父母认为贫血要多喝生血剂之类的补品,便又自行给豆豆添加了一些营养品。谁知补了近半年,贫血未见好转,前不久豆豆反而出现黄疸……
温馨提示:地中海贫血,并非由于缺铁引起的,而补铁过量却导致孩子肝功能不正常和脾脏肿大。补血剂只适用于缺铁性贫血的病人,通常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在服用一个月的补铁剂后,待血色素恢复正常即应停用。服用超过一个月而不见病情改善者,应当考虑是其他病因引起的贫血。对于不是缺铁引起的贫血,补铁不当不但达不到疗效,反而有害。因为长期过量摄入铁,会导致大量的铁元素沉积于心、肝、肾、脑等重要器官,影响脏器功能,严重时出现脏器功能衰竭。
看完上面这些病例,希望大家日常进补一定要注意适量、对症,小心千万别把肝“撑着了”。患者治病心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多吃药、吃好药的心理是错误的,再好的药,如果不对症,也和毒药没什么区别。后,提醒大家:日常用药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乱用药。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官方微信(hbgby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