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为何“嗜肝”,对其他脏器有无影响?
说乙肝病毒(HBV)具有“嗜肝特性”,首先是HBV侵 犯人体后,主要引起肝脏的病变,可导致肝细胞大片坏死; 其次是病毒入侵后,从肝细胞中摄取所需的养分并进行复制 繁殖;更重要的是,近年来人们发现了HBV与肝细胞之间存在着对应的镶嵌位点(也叫受体),这个位点在HBV的外壳, 即表面抗原上,其物质基础是“聚合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它是由病毒去氧核糖核酸(HBV-DNA)结构中的 前S。区编码的55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在人体的肝细胞上也 存在着能与PHSA-R结合的受体。
当HBV侵入被感染者的血中,首先形成HBV与PHSA-R的复合物,当复合物中的PHSA-R找到肝细胞上的受体并与之结合后, HBV就借助结合位点窜入肝细胞内。而PHSA R结合位点具有特异性,只有对乙肝易感的人和黑猩猩的 PHSA-R才可与HBsAg结合,而一些非易感动物,如猪、牛、 马、羊、猫、鼠等,虽然其血中和肝脏均有PHSA-R的成分, 但都无法与HBsAg结合。 此外,专家们还发现,e抗原(HBeAg)阳性患者的血清 中,PHSA-R受体的量特别多,而乙肝e抗体(抗一HBe)阳 性者血清中则较少此受体,这就充分说明了PHSA-R受体与 HBV的感染性有关。
近年来,随着医学检测手段的进步,人们发现,HBV不 仅只在人体的肝细胞中繁殖复制,而且还可以感染一些肝外组织,并在这些组织的细胞中复制,HBV-DNA甚至还能整 合到肝外组织的细胞中去。至今已发现的有HBV存在的肝外组织有胰腺、肾脏、胆管上皮细胞、血管、皮肤、白细胞、 骨髓细胞、脾、肺、心、前列腺及单丸等等。
虽然这些肝外组织对HBV也具有易感性,但其亲和力 要比肝脏小得多。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官方微信(hbgby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