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阳一定比小三阳传染性强?乙肝是否需要隔离?
首先应明确与乙肝传染性相关的病毒标志物,包括: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即病毒的遗传基因),因为它们都与病毒的核心部分有关(表面抗原则在病毒的外壳上面,可单独存在而无核心),也就是说与完整的病毒颗粒有关,与病毒的复制(繁殖的意思)直接有关。
所以,判断乙肝感染者的传染性强弱,主要就看这两个指标:乙肝病毒e-抗原、HBV-DNA,两者互相参考,不能以一个指标来确定,因此,大三阳、小三阳的传染性的大小要具体分析。
“大三阳”的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HBV-DNA多数呈阳性,因此,“大三阳”的传染性是肯定的,“大三阳”可以提示传染性强,病毒复制活跃。
“小三阳”没有了e抗原,出现了e抗体,这方面来说与“大三阳”比传染性较小,病毒复制不够活跃。但是,用较敏感的检测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仍能查出部分小三阳的HBV-DNA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有传染性。
这是因为乙肝病毒容易“突变”(即它的遗传基因发生变异),此时虽不能在血清中查出原来形成的可溶性蛋白(e抗原),但血液循环中仍存在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HBV),部分“小三阳”患者可检测到DNA,提示这些“小三阳”存在病毒复制,有传染性。
“大 、小三阳”是否需要隔离呢?新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明确指出:
HBV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及性接触传播。
围生(产) 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为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
经皮肤黏膜传播主要发生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以及静脉内滥用毒品等。
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
与HBV阳性者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由于对献血员实施严格的HBsAg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HBV感染已较少发生。
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经吸血昆虫 (蚊、臭虫等) 传播未被证实。
因此,乙肝一般不必隔离,但与上述传播途径相关的情况应该多加注意,简单有效的预防方式是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就不会再感染乙肝了。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官方微信(hbgby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