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肝脏
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肝脏的功能与全身有关。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它和精神情志变化,以及筋、爪、目等都有关。肝不好的的危害性是非常严重的,特别是乙肝病毒造成的肝功能不好,如果不进行治疗的话,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危及我们的生命健康。
中医调理肝脏有其独特的优势,大多数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由于对病情的预后不乐观,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前途,中医调理肝脏对于疾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医调理肝脏方法。
中医调理肝脏一 养肝血
1、早睡觉,晚是23时。中医的子午流注中讲:肝胆在23时至3时兴盛。中医有句话“人卧则血归肝”,当人躺下时,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来完成解毒的任务。因此,此时应顺应自然,保证充足的休息。如果熬夜,就会使其他脏腑也处于相对兴奋状态,不能够使各个脏腑的血液及时地进入肝解毒。
2、适当休息。“累”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因此,养肝的理想方式就是好好休息。平时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及时休息补充体能,也让肝脏能发挥其调节气血的作用,以消除疲劳的感觉。如果平时工作很忙很累,可以随时调节,抓空当休息,比如,活动活动眼睛,舒展舒展筋骨。
中医调理肝脏二 调情志
中医讲究情志养生。中医的五脏分别对应五种情绪,分别是怒、喜、思、悲、恐。其中,肝脏对应的是“怒”,正所谓“怒伤肝”,因此平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长期精神抑郁或突然怒火中烧都会导致肝脏气血失调,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因此情绪不舒畅时,应该能够找到一个途径宣泄我们的负面情绪,例如找一个知心的朋友倾诉心中的不快,切不可憋在心里,以致伤害肝脏。遇到不痛快的事,肝气郁结难受时,可以尝试“嘘肝法”。
中医调理肝脏三 重饮食
1、食补护肝。我国的传统医学素来有“五色饮食”的说法,而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经”,因此平时可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例如菠菜、西洋菜、芥蓝、青瓜、冬瓜、绿豆等,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功效。此外,“肝性喜酸”,根据酸味入肝的原理,可以在日常多食用一些米醋,除了益肝还可以预防感冒。一些酸味食物,如山楂、山萸肉、枸杞等具有保肝敛肝的功效。同时,护肝者要戒酒烟及一切对肝有损害的食物和药物,如腌、熏的食物,加了防腐剂的罐装食品,被黄曲霉素污染了的食品,辛辣刺激性食品等。
2、健脾护肝。中医认为,五脏都是相互密切关联的,其中肝属木,脾属土,木旺则乘土。而肝主藏血,贮藏和调节全身血量,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血量充足,则肝血充盈。因此适当保养脾胃的消化功能,吃一些有益气健脾功效的中药如党参、山药、茯苓、白术、薏仁、扁豆等,对调养肝脏的也大有裨益的。
中医调理肝脏四 选中药
不少中药都具有健肝疏肝的作用,如山楂、决明子、郁金、陈皮、茵陈、白芍等。这些中草药在中药店都有,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自己平时可适当配一些袋泡茶饮用,不仅对脂肪肝的恢复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应酬多、需要饮酒的人群经常饮用也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如果觉得自己制作袋泡茶麻烦,也可以购买一些中成药,比如,肝胃欣胶囊,健脾养胃胶囊,丹参强肝胶囊等,具有健脾益气,活血补血,调节免疫功能,舒肝理气的功效。
-
没有相关文章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官方微信(hbgby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