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乙肝大国,而且慢性肝炎很难治愈,有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风险。所以,很多人谈“肝”色变,甚至对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心生歧视,使不幸患上乙肝的患者更加无法正常生活。其实不必惊慌,因为乙肝传播有其特定的方式和途径。下面介绍一下感染传染常见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肝炎袭来,全家皆兵
很多家庭曾经上演过肝炎大战,一旦家庭某成员感染肝炎,便举家皆兵。即便是只有肝功能异常的普通肝炎也会被冠上“传染病”的头衔。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肝炎都具有传染的“本事”,很多肝病如酒精性肝炎,单纯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均和传染不搭边。但是因为肝炎的“外衣”是一样的,那就是一惯性的呈现出肝功能异常,尤其以转氨酶和/或胆红素升高通常比较常见。二者是肝细胞内“哼哈二将”,她们不会驰骋“血海”,只有在肝细胞膜受到损伤的时候,两员大将才会随波逐流进入血液。所有的肝炎都是这样,故不能依据肝功能异常来判断病因,更不作为传染依据。
误区二:硝烟无声,无情隔离
得了肝炎,便被原本温暖的家人隔离开,一道警戒线横亘在“敌我”之间。事实有这么可怕吗?其实,只有甲肝和戊肝感染因为是消化道传播疾病,需要隔离外,其他的真的不需要瞎折腾。
甲肝是一个“重口味”,总是和患者粪便同流合污,排除体外后便会落地生根,污染水源和食物,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的形成散发性或者大流行之势。戊肝和甲肝一路货色,只是它更喜欢污染食物来实现“小人行径”。
乙肝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目前随着母婴阻断及常规乙肝疫苗注射,乙肝新增患者已经大幅度下降。
丙肝也是血液传播疾病,我国的丙肝患者大部分是因为输血、卖血感染的,目前也因为医疗检验的层层把关,丙肝传染大幅度下降越来越少。
综上可知,甲肝戊肝患者应该严格隔离,而乙肝、丙肝无需生活隔离。
误区三:阴云笼罩,魔咒难除
很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一旦感染乙肝病毒就会变成慢性乙肝,这种定式思维如同阴云笼罩着人们,成为了牵扯人们神经、无法除去的魔咒。其实并非如此。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胎儿及新生儿在围产期感染乙肝病毒,慢性化几率高达90%,而婴幼儿时期则明显下降,为25-30%;5岁以后的慢性化水平极低,只有5%-10%。
由此可见,想要阻止形成慢性乙肝,应该“从娃娃抓起”,阻断母婴传播。
河北中医肝病医院二病区主任沈丽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