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河北中医肝病医院 > 肝病常识 > 肝病快讯 > 正文

名老中医谈“中医如何治肝硬化腹水”

发布时间:2012/9/30 14:13:10 点击数: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肝硬化腹水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并且腹水消退后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河北省首届名老中医耿兰书教授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认为肝郁脾虚、血瘀阻络是慢性肝病的基本病机,在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法随证变,中西医结合,坚持长期治疗,使许多肝硬化腹水患者病情稳定,甚至逆转。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创始人,主任医师,河北省首届名老中医耿兰书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经验之谈:

  正确掌握病机,确立治疗原则

  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的“鼓胀病”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腹胀、尿少、下肢水肿等。湿热疫毒伤及肝脾,而致肝郁气滞,脾失健运,气滞血瘀,血瘀阻络,隧道不通,水湿不得敷布,停聚腹中而成腹水。此阶段若未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则肝脾虚损更甚,日久可累及肾脏。肾虚则膀胱气化不利,小便量少,腹水更甚,更为难治。中医如何治肝硬化腹水?耿兰书教授认为,此阶段肝硬化腹水病机为正虚邪实。治疗原则当以“扶正固本,软坚散结,利水渗湿。”在治疗中应遵循“法随症变”,根据各个病例不同的虚损情况,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灵活性。

  抓住中心病机,注重病症结合

  中医如何治肝硬化腹水?耿兰书教授根据中医学理论,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指出“肝郁脾虚”是贯穿于肝硬化病情始终的中心病机。制定了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基本方舒肝健脾消胀汤,肝脾并治,不仅对腹水消退效果明显,而且可以改善肝功能。本方以脾胃为中心,兼顾肝肾,辅以活血利水、化瘀软坚,共奏舒肝健脾、软坚化瘀、益肾利水之功效,使肝硬化腹水得到改善,同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及各种症状,灵活加减,使其迅速改善。本方既符合中医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的原则,又考虑到肝硬化腹水病机演变的特殊情况,疗效满意。

  权衡标本缓急,治疗法随证变

  肝硬化腹水不同阶段,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其病机亦有侧重,故治疗应法随证变。如在中、重度的肝硬化腹水中,常可出现三焦壅塞,隧道不通的情况,表现在上为胸水、咳嗽、气喘、不能平卧;在中则为纳差、腹胀如鼓,食后尤甚;在下则为小便不利、下肢水肿等。此时虽病机仍为正虚邪实,但以邪实为著,治疗中应急则治标,先予以疏利三焦,活血利水,再标本兼治以收全功。同时,肝硬化腹水患者久病正虚,抵抗力下降,易受外邪入侵。经常合并感染、腹泻等,导致病情加重,腹水反复或增多,甚至诱发肝昏迷、休克等危候,甚至危及生命。中医如何治肝硬化腹水?耿兰书教授指出,在日常治疗中一定要注意扶正,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在出现感染、腹泻等情况时,“标本同治”,才能使肝硬化腹水逐渐好转。

  注重中西医结合,用优势提高疗效

  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除卧床休息、限水限钠、利尿、输注白蛋白等基础治疗外,还有腹穿放腹水以及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等方法。耿兰书教授虽为传统中医,强调辩证论治,整体治疗,但并不排斥西医西药,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对于正气亏损,体质较差者,可适当给予人血白蛋白、血浆静点。对于大量腹水的患者,主张用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疗法,以减少患者痛苦,并能节约患者医疗费用。对于利尿剂的应用,应当小剂量联合应用,以避免利水过度导致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等并发症。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配合西药利尿取长补短,能明显减少西药利尿剂的用量,并能缩短利尿药的使用时间;停用利尿剂后继续用中药巩固治疗,腹水不易反复,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坚持长期治疗,辩证应用中成药

  肝硬化腹水经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可腹水消退,食欲好转,体力改善。许多人便因此停止治疗,或因服用中药汤剂不方便而中断治疗,每因各种诱因而致再次或反复发作、加重,甚至死亡。中医如何治肝硬化腹水?耿兰书教授认为,“肝硬化腹水是由慢性肝病经数年甚至数十年发展而来,其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消退腹水外,还需坚持用药,治疗肝硬化,才能使其病理得到彻底的改善,从而减少复发。为克服汤药难以坚持、煎服不便等问题,耿院长在辩证的前提下研制了系列中成药,以方便患者服用坚持治疗。临床根据患者正、邪、虚、实的不同,予扶正、祛邪等中成药配合使用。扶正以肝胃欣胶囊、健脾养胃胶囊系列,祛邪以消臌软坚丸、通络软坚胶囊等。临床使许多患者病情稳定,甚至逆转。

更多信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官方微信(hbgbyy)。

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官方微信
查看更多>>